全球近视眼患者数量庞大,对近视眼的研究历史悠久。近年来,角膜激光手术成为治疗近视眼的一种备受争议的方法。据英国《星期日泰晤士报》报道,由于对患者长期安全的担忧,医疗监督部门对眼部激光手术持谨慎态度。而美国的《眼科学》杂志也指出了这种眼部手术的风险和失败率。这些消息在我国也引起了广泛关注,引发了关于眼科激光手术安全性的热烈讨论。
在我国,一些做过激光手术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分享他们的经历,一些媒体也报道了旧手术因技术水平有限而出现后遗症的情况。一些医疗工作者在反驳英国研究部门的说法,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安全性。那么,近视眼激光手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其和安全性如何?远期效果怎样?是否应该进行这种手术?欢迎大家探讨。
准分子激光手术有多种方式。人们一般说的“准分子激光手术”,其全称是“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”,主要包括三种术式: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(PRK)、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(LASIK)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(LASEK)。这些手术各有特点,适用于不同的近视程度和患者情况。
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。通常,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患者才考虑此手术,如年龄、健康状态、近视度数稳定性、眼部状况等。有些情况下不适宜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,如眼部急性活动性炎症、干眼症、眼睑闭合不全等。
安全性是公众关注的焦点。从安全、简便、经济、实用等因素考虑,眼科学界认为对于多数人来说,目前矫正近视的方法仍然是配戴框架眼镜。如果患者选择准分子激光手术,关心的问题就是手术的安全性。
客观地讲,目前的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,与早期的近视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手术相比,其安全性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。任何手术的都不可能是100,准分子激光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。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过度矫正或矫正不足、眩光、圆锥角膜等。
手术后,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用药,定期进行复查,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恢复的良好。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不理想或出现并发症,往往是因为没有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和复查所致。
除了手术本身的风险和并发症,眼激光手术的卫生经济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。手术费用、设备投入、术后用药和复查等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。在选择手术时,患者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,包括手术的安全性、效果、费用等,做出明智的决策。
近视眼激光手术是一种复杂且备受关注的手术方式。患者在选择手术时应该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安全性,遵守医生的建议,术后严格用药和复查,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恢复的良好。近年来,我国在激光治疗近视眼领域发展迅猛,但大众心理表现为两个极端。一方面,有人神化手术效果,有人完全否定近视激光手术。事实上,对于低中度近视而言,激光手术效果确实、稳定而且可靠。对于高度近视,激光手术的效果并不理想,特别是对于1200度以上的矫正,其性、安全性和术后稳定性明显不足。激光手术只是将需矫正的度数“镶嵌”在角膜上,并不能改变近视的病理过程根治近视。
一部分15年前做过手术的患者如今确实需要“返工”,但这并不意味所有做过手术的患者都需要。主要原因在于过去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(RK)与PRK、LASIK等相比,其安全性较差,而且并非所有近视眼患者都适合使用RK手术。单纯性高度近视可以采用手术治疗,而病理性高度近视要先加固巩膜再进行手术。超过1500度的近视就应该采用人工晶体植入术。
目前近视眼激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,但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。患者也需要谨慎选择手术医院和医生,避免陷入认识误区。